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19〕13号)精神,指导新入职教师快速实现角色转变,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进一步优化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新入职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核心,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逐步形成以区级教师培训部门为主导、以教师培训基地校为基础的广覆盖、高质量、有特色、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帮助新入职教师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形成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培训对象
2021年局属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
三、培训目标
(一)加强新入职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二)帮助新入职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引导新入职教师依法从教
(三)帮助新入职教师全面了解新课改理念和我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及班级管理、学生辅导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四)引导新入职教师明晰成长基本路径,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五)增强新入职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新入职教师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六)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成为师德高尚、教学规范的合格教师
四、培训形式
采取局域统筹,基地校研训及校本培训协同推进的形式,通过集中面授、自主学习与岗位实践等多种方式实施。
五、培训任务
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见习期培训由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校与新入职教师所在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学科专业指导,培训基地校、新入职教师所在学校与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任务分别如下:
(一)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校任务
分学科承担全区新入职教师的见习期培训工作:一是成立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基地校校长担任组长,统筹部署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二是组建一支学科专家团队。在省域范围内邀请学科专家、教研员、名师或骨干教师,组建一支业务精湛的基地校培训团队。三是制定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方案。根据承担学科的培训特点与学员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四是组织实施基地校培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分阶段、多形式、高质量地开展基地校培训活动,每月至少完成两次集体研修活动,随时了解新入职教师工作中的难题与困惑,及时答疑解惑。五是建立新入职教师自主管理机制。各学科研训班设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等若干名,拟定班委职责,实现班委学员的自主管理与自驱成长。六是展示阶段性学习成果。以教师课堂教学为发力点,定期组织教师阶段性研修成果汇报展示,为年度研修成果展示做好准备。2021年度研修成果汇报展示内容为研修过程静态展示及优秀课例展示(含教师学科教学技能),为新入职教师成长赋能增效。
(二)校本培训任务
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由所在学校负责组织实施:一是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各学校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并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师徒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二是加强新入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对新入职教师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情况每月至少督查一次,并进行书面反馈。三是组织校本研训活动。面向新入职教师定期开展课例研讨、基本功展示、案例分享等校本研修活动,确保每月不少于一次。四是开展新入职教师展示课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全校公开的新入职教师展示课活动,通过课例展现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成效。
(三)新入职教师任务
新入职教师在见习期内须完成“九个一”学习任务:一是制定一份年度个人成长规划;二是确定并深入学习一位教育名家(名师)及其教育思想;三是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四是研制一份规范的学科课程纲要;五是每月至少撰写一篇规范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六是每学期至少完成一节校内教学研讨课;七是根据教学进度每周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教学反思;八是参与一名学优(困)生的成长指导;九是参与一个班级的管理。
六、培训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新入职教师见习期培训结业考核工作由培训基地校和新入职教师所在学校共同完成。
1. 基地校培训考核占60%。由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校根据学员参加基地校培训出勤情况、九个一作业完成情况,组织考核赋分。其中出勤考核占20%,见习期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请假、迟到、早退等现象;九个一作业考核占40%,由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校定期检查,根据学员作业完成的质量进行赋分。
2. 校本培训考核占40%。由新入职教师所在学校根据其见习期内学校考勤、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参加校本教研的有关要求及本人完成情况,组织考核赋分。
(二)考核成绩说明
1. 新入职教师见习期培训结业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合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考核结果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师德考核不合格或见习期间受到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2)出现旷课等严重违纪行为的;
(3)未参加结业考核活动的。
2. 各基地校负责对学员综合考核结果的认定。综合新入职教师所在学校考核意见,结合基地校培训期间学员的参与情况、成果输出情况等,确定最终考核等次,并择优推荐30%的学员参与优秀学员评选,在结业典礼上进行表彰。
3. 考核不合格者报区教育局人事科备案,延迟办理见习期转正手续,并需重新参加下年度的新入职教师培训。
七、有关要求
(一)完善培训计划
各培训基地校要将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与本校校本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基于学科教师发展需要制定合理、适切、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在每学年初将承担学科的《新入职教师基地校培训工作方案》报至局人事科。
(二)提高研训实效
各基地校要依据培训工作方案及计划表按时有序推进各项培训活动,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抓实落细过程管理,每次培训活动后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建立工作台账,做好经验总结。
(三)注重资源整合
各基地校要充分整合区域内学科资源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可自主聘请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命名的教师培训师、本校或其他学校学科教学名师等担任新入职教师导师,共同承担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任务与管理评价。
(四)强化考核评价
各考核主体单位要根据培训任务目标要求,结合新入职教师在岗履职、专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公正给予考核意见。区教育局将拨付基地校专项经费支持学校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基地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