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水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水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文旅体局等单位对2025年6月份我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6月份气候趋势预测【据市气象台6月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一)6月份总趋势
预计6月份降水量55~65毫米,较常年偏少0~2成;月平均气温26.5~28℃,较常年偏高0.5~1.5℃。
(二)6月份主要天气过程
1.主要降水过程
中旬中后期,有小到中雨;下旬中期,有小雨;下旬后期,有小到中雨。
2.主要高温过程
高温过程集中在6月上旬中后期、中旬前期以及下旬前期。
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风险
6月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需注意防范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人身安全等的不利影响。
(二)森林火灾风险
气象因素方面,郑州气温持续攀升,较常年偏高,虽预计出现降雨过程,但降水分布不均,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仍需关注森林火灾风险。火源管控方面,6月份进入麦收高峰期,将面临严峻防控秸秆焚烧情况,同时叠加群众入林、野炊踏青等人为活动频繁,野外火源防控难度大。6月份全区要重点关注林农结合地秸秆焚烧引发的森林火灾风险。
(三)农业生产风险
6月上中旬正值“三夏”关键时期,降雨有利于补充土壤墒情,有利于秋作物趁墒播种,但强降雨将对晾晒、烘干和小麦收储产生不利影响。6月中下旬,我市会出现降雨天气,要注意农田渍涝风险,防止积水伤苗。夏季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频率高,设施大棚存在被损毁风险。
(四)地质(次生)灾害风险
6月份我市已进入汛期,若出现持续连阴雨、短时强降雨,可能诱发高土堆崩塌、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同时我区建设项目众多,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次生)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坡建房、修路、水利、能源设施等项目造成的工程活动扰动强烈,也存在一定风险。
三、防范应对措施
(一)切实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各街道和相关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周密部署,提前防范。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各主要涉灾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会商,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二)防范降雨天气引发灾害。公安部门需增加路面执勤警力投入,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重点时段、恶劣天气行车安全风险提示警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加强对重点路段、桥梁等部位的排险和防范,要加强安防设施的维护完善,及时处置安全隐患。提前储备应急装备物资,防止因道路湿滑引发事故。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降雨天气下城区道路的清扫工作,防止地面湿滑带来安全隐患;配合上级做好城市供水和供气相关工作,及时对设备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消除隐患,保障广大居民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遇有大风降雨天气,及时停止高空作业,加强沿街广告设施排查,预防高空坠物。文旅体部门要加强旅游景区的隐患排查,提醒游客密切留意当地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合理安排户外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游;必要时及时关闭或停止运营A级旅游景区、涉水旅游项目,提前撤离游客,确保游客人身安全。资源规划部门要加强隐患巡查排查,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做好地质(次生)灾害防治工作。
(三)防范地质(次生)灾害。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地质(次生)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隐患巡查排查,落实群测群防措施;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组织技术单位会商研判。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按照自身职责,紧盯在建工程、工地工棚、医院、养老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等重点部位,加强重点行业地质(次生)灾害风险防控。教育部门重点紧盯学校周边;交通部门重点紧盯国道、省道等公路沿线和附属设施区周边;住建部门重点紧盯农村自建房和城市规划区内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周边;水利部门重点紧盯引水输水等工程设施和水域岸线及其周边;文旅体部门重点紧盯旅游景区景点及其周边;铁路部门重点紧盯铁路沿线和附属设施区等周边;电力部门重点紧盯变电站、输变电线路等周边。
(四)防范大风高温天气。住房、城管、住建等部门要提醒建筑施工、户外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用品,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遮盖建筑物资,提前做好防风准备工作;恶劣天气立即停止户外高空作业,严防设施倒塌、坠落等事故。文旅体部门要加强景区隐患排查,做好景区内临时建筑、照明设施、景观介绍牌和广告设施、室外游乐设备加固工作。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校发送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加强防中暑教育,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溺亡的宣传教育,督促各地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的各项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指导各危化、工贸企业根据天气特点,认真研判本单位安全风险,加密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提醒公众要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采取有效的遮阳防晒措施,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五)防范森林火灾。林业部门在重要时间、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加强森林防火督查力度,重点检查各地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实、防火宣传、火源管控、隐患治理、值班值守、队伍备勤等情况。在高火险时段,网格员、护林员要加大巡林护林频次和密度,及时制止林区林缘一切违规用火行为;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增设临时检查站点,加强重点时段森林防火检查站点检查力度,做好对过往车辆人员检查登记、收缴火种、宣传提示等工作。文旅体部门要强化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景区消防设施维护和保养,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加大涉林景区火源管控和森林火灾预防,在所有涉林景区入口设立入林检查站,充分发挥防火检查站作用,对进入林区人员严格落实火源检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演练,从严、从细、从实管控好野外火源。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重点强化防范秸秆禁烧工作,加大火源管控力度,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人员调配、机具装备、通信联络、后勤保障和物资储备等工作,适时开展业务培训、体能训练、应急演练,全面提高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六)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抢收快种各项准备,科学调配农业机械,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要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做好农机调度和服务保障,提升抢收效率;及时指导农户抢晴收晒夏粮,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
(七)做好值班值守和力量预置工作。各街道、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遇重要情况立即按程序上报。要预置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